当兵政审查哪些人?征兵政审对象及范围详解

当兵政审查哪些人

当兵政审查哪些人需依据《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》等法规明确,主要分为两类核心对象:应征公民本人及相关关系人,具体如下:

一、应征公民本人

所有报名参军的中国公民均需接受政审,这里的“公民”需符合征兵基本条件:年满18至22周岁(女性17至22周岁,根据军队需要可适当调整年龄范围),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《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》及相关规定,且政治立场坚定、现实表现良好。无论是应届毕业生、在校学生、往届社会青年,只要符合年龄、学历、身体等基础条件并报名参军,都必须接受政审。政审重点考察其本人的政治历史、现实表现、社会交往、文化程度等,确保本人思想可靠、道德优良,无违法违纪记录或不良社会行为。

二、应征公民的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成员

政审不仅针对应征青年本人,还需审查其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,以全面评估是否存在影响军队形象或安全的因素。直系亲属包括父母、配偶、子女(含继子女、养子女);主要社会关系成员通常指与本人关系密切的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兄弟姐妹,以及长期共同生活、关系密切的叔伯姑舅姨、堂/表兄弟姐妹等旁系亲属。审查内容包括这些关系人的政治历史(如是否有参加非法组织、境外敌对势力活动记录)、现实表现(如是否有违法犯罪、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)、社会信誉(如是否存在重大失信行为、道德败坏情况)等。若关系人存在严重政治问题或违法记录,可能影响应征青年的政审结果。

以上两类人员均属于征兵政审的审查对象,具体范围和内容以当地征兵办公室的最新要求为准,确保从个人到家庭、社会关系层面,全方位保障军队兵员的政治纯洁性和可靠性。

当兵政审查哪些直系亲属?

当兵政审查哪些直系亲属?

在征兵政治审查中,直系亲属的审查是重要环节,主要涉及与本人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,具体范围及审查内容如下:

一、父母(含养父母、继父母)

父母作为直系亲属,审查重点围绕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展开。需确认父母是否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,比如参加敌对组织、间谍活动、邪教组织等;是否存在严重刑事犯罪记录,如故意杀人、强奸、贩毒、恐怖活动等,且被判处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(缓刑、拘役等轻微刑罚可能视情节而定);是否有正在服刑或被判处死刑的情况;是否参与过非法社团或重大违纪违法事件,如贪污受贿、滥用职权等。若父母因历史问题被处理,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影响入伍资格。

二、配偶

配偶的审查聚焦婚姻合法性及个人品行。需确认婚姻关系是否合法有效,排除重婚、事实婚姻等违规情况;配偶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,尤其是严重刑事犯罪(如暴力犯罪、危害公共安全犯罪)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;是否存在吸毒、赌博等不良嗜好,或参与过非法组织、活动。此外,配偶的政治立场、现实表现是否符合征兵要求,也会纳入审查范围。

三、子女(含养子女、继子女)

子女的审查以成年子女为主,重点关注其违法犯罪记录,尤其是是否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,如故意伤害致人重伤、重大经济犯罪(如诈骗金额巨大)等;若子女未成年,主要审查父母是否履行抚养教育义务,以及子女是否因家庭环境受到不良影响(但一般不直接审查未成年子女本人)。需注意,若本人与子女存在共同违法违纪行为,可能连带影响入伍资格。

特殊情况说明

若父母离异,双方仍需分别审查(法律上仍视为直系亲属);继父母与继子女若形成抚养关系,养父母与养子女(合法收养关系)均视为直系亲属,审查内容与亲生亲属一致。

以上审查均以《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》为依据,目的是确保入伍人员及直系亲属无影响国家安全和军队形象的问题,保障征兵质量。

当兵政审查本人吗?

当兵政审查本人,并且是政治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。征兵政治考核工作严格按照《征兵政治考核工作规定》执行,审查过程中会对本人的现实表现、政治立场、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全面核查。

政审对本人的审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。首先是政治历史情况,比如本人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是否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是否有反对国家、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行记录。其次是现实表现,包括日常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军队纪律要求,是否有参与非法组织、迷信活动等不良行为。此外,本人的遵纪守法情况是重点,比如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,是否受到过治安处罚或刑事处分,是否存在逃避兵役义务、拒服兵役等行为。

审查本人时,通常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。一是档案审查,查看本人及家庭成员的档案材料,核实学历、经历、奖惩等信息;二是走访调查,由政审工作人员到本人所在社区、学校或单位,与邻居、同事、老师等了解日常表现;三是面对面询问,通过与本人谈话,确认其入伍动机、思想觉悟等情况。同时,审查部门还会结合公安机关的违法犯罪记录查询结果,对本人的背景进行交叉验证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军队对征兵政审的要求严格,本人的表现直接影响审查结果。比如,如果本人存在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、被开除党籍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,会直接导致政审不合格。即使本人无违法犯罪记录,若现实表现存在问题,比如道德败坏、参与打架斗殴等,也可能因不符合军队政治条件而被淘汰。

总之,征兵政审必须审查本人,且审查内容涉及多方面,应征青年需在入伍前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,如实提供个人情况,避免因隐瞒问题影响入伍资格。

当兵政审查兄弟姐妹吗?

当兵政审查兄弟姐妹。根据《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》,征兵政治审查主要审查应征公民本人及家庭成员、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。这里的“家庭成员”通常包括父母、配偶、子女,“主要社会关系成员”则包含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等直系或旁系亲属。

对兄弟姐妹的审查重点在于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,尤其是是否涉及危害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或重大政治问题的情形。例如,若兄弟姐妹被判处死刑、无期徒刑,或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被判刑,或有参与非法组织、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严重政治问题,可能会对政审结果产生直接影响。

即使兄弟姐妹仅存在一般违法记录,如行政拘留、收容教育等,也可能根据情节轻重和征兵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综合评估。但通常情况下,只要兄弟姐妹无严重违法犯罪记录,且本人与他们的关系正常,未参与其中,一般不会影响政审。

当兵政审查哪些人?征兵政审对象及范围详解

此外,征兵政审还会关注应征公民本人的现实表现,如是否拥护党的领导、遵守法律法规、有无不良行为记录等。若本人符合条件,且主要社会关系(包括兄弟姐妹)无严重违法犯罪问题,通常可以通过政审。具体情况可能因征兵地区、军种或岗位不同而略有差异,建议应征青年提前向当地征兵办公室咨询详细要求,确保自身情况符合标准。

当兵政审查父母吗?

当兵政审确实会审查父母的情况,这是征兵政治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征兵政治考核主要考察应征青年本人的政治思想、现实表现以及家庭主要成员、直接抚养人、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,父母作为直系亲属,是审查的重点对象之一。

审查内容主要围绕父母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表现展开。具体包括是否有危害国家安全、荣誉和利益的行为,是否被刑事处罚、劳动教养、收容教育、行政拘留等;是否有参加邪教组织、有害功法活动或其他非法组织的情况;是否有被开除党籍、开除公职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处分的记录等。这些信息会通过相关部门的核查来确认,确保应征青年的家庭背景符合军队对政治纯洁性的要求。

父母的违法犯罪记录是否影响政审,需根据具体情形判断。如果父母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,或者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被追究刑事责任,那么应征青年的政审大概率会不合格。即使父母有一般的违法记录,如治安拘留、罚款等行政处罚,如果情节轻微且已整改,可能不会直接影响,但如果存在严重的刑事犯罪记录,如故意杀人、强奸、贩毒等,也会对政审结果产生不利影响。

此外,不同军种、不同岗位对政审的严格程度可能存在差异。比如涉及涉密岗位或特殊兵种,审查标准会更严格,对家庭成员的要求也可能更高。不过,只要父母没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,且个人思想积极、现实表现良好,通常不会受到父母问题的影响。如果对应家庭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有疑问,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征兵办公室,获取准确的政策解读和指导。

在校大学生当兵政审查哪些人?

在校大学生当兵政审查哪些人?

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,政治考核主要围绕应征青年本人及相关关系人员的政治表现、历史背景、现实行为等进行审查,具体涉及以下几类对象和内容:

一、应征青年本人

  1. 基本信息审查:核查年龄是否符合征兵规定(一般男青年18-22周岁,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可放宽至24周岁,女青年按军队招收标准执行),学历是否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(含高职、本科、研究生等),是否已完成相应学业年限且无学籍问题(如休学、留级期间通常不影响,但需确保身份合规)。
  2. 政治立场与遵纪守法审查:审查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是否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军队,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。重点核查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(如治安拘留、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,需注意:轻微违法且已过处罚期或情节显著轻微的,可能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),是否参与过邪教组织、非法宗教活动,是否有赌博、吸毒等不良嗜好,是否在网络上发表过危害国家安全、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或参与非法网络活动。
  3. 现实表现审查:通过高校武装部、辅导员或班主任了解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,包括是否遵守校规校纪、是否有重大违反校规记录(如考试作弊、聚众斗殴等),是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、思想觉悟是否符合军人标准,以及是否有参与政治性社团或敏感事件的经历。

二、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成员

  1. 直系亲属:通常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(含继子女、养子女)。审查内容包括:父母是否有被判处死刑、无期徒刑或正在服刑的情况(若父母已刑满释放且刑期较短、未影响社会稳定,部分地区可能结合其现实表现酌情处理);是否有被开除党籍、开除公职,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追究责任的情况;是否有在国(境)外定居、加入外国国籍或持有外国永久居留资格的情况(若亲属在境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相关活动,可能直接影响政审)。
  2. 主要社会关系成员:一般指与应征青年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,如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兄弟姐妹、叔伯姑舅姨、堂/表兄弟姐妹等,以及长期共同生活的养父母、继父母。审查重点为:是否有因危害国家安全、破坏民族团结等问题被依法处理的记录,是否有参与过恐怖组织、分裂主义组织的历史,是否在境外有可疑活动且未报备等。

三、学校及社会背景审查

  1. 学校意见:高校武装部需出具《在校大学生现实表现证明》,内容包括是否完成政治理论学习、是否有参与校园政治活动的不良记录、是否符合军人入伍的思想道德标准等。若在校期间因学业问题受到处分(如严重警告以上),需结合处分原因和学校意见综合评估,一般轻微处分(如警告、记过)且已改正的,不影响政审。
  2. 社会背景调查:公安机关会通过全国违法犯罪信息系统核查应征青年及直系亲属、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(含是否有行政处罚、治安拘留等),部分地区还会核查亲属的征信情况(如是否因恶意拖欠债务被列入失信名单,一般对政审影响较小),以及是否存在涉及邪教、迷信等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。

四、特殊情况补充审查

若应征青年或其亲属存在以下情形,可能会被重点核查:
- 本人或亲属曾在境外留学、工作期间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行为;
- 亲属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从事与国家安全、民族政策相关的敏感职业(如政治立场不明、涉及分裂活动等);
- 在校期间参与过群体性事件、宗教极端活动或未经审批的社团组织。

整体而言,在校大学生当兵的政审核心是确保应征青年本人政治合格、思想进步,且其亲属及社会关系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,以保障军队兵员的纯洁性和战斗力。

当兵政审查配偶和子女吗?

根据《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》,征兵政治审查主要考察应征公民本人的政治历史、现实表现,同时也会审查其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。其中,配偶和子女作为家庭主要成员,在政审范围内。

具体审查内容包括:配偶的政治历史是否清白,是否存在危害国家安全、从事恐怖主义或极端主义活动的情况;是否有被刑事处罚、劳动教养、收容教育或强制隔离戒毒等违法记录;现实表现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要求。对于子女,审查重点在于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,尤其是是否参与过邪教组织、暴力恐怖活动、重大刑事犯罪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;是否存在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的情况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征兵政审标准会根据兵种特殊性(如涉密岗位、特殊部队等)略有调整,但对家庭主要成员的审查原则一致,目的是确保应征者符合军队的政治要求,维护征兵质量。如果配偶或子女存在严重违法犯罪记录(如故意犯罪被判刑、危害国家安全等),可能会影响应征者的政审结果,但具体需结合违法情节严重程度和相关规定综合判定。建议有意向参军者提前了解当地征兵办公室的具体细则,或查阅最新《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》文件,以获取准确信息。

未登录用户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
Powered by 当兵 & 正能量网站之星
当兵网
微信扫一扫
微信公众号